李笑來:99.99%人身在其中卻不自知的「人生三大坑

李笑來:99.99%人身在其中卻不自知的「人生三大坑」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注意力和時間的區別在於,時間不受你的控制,而注意力在理論上應該只受你的控制。當然,你會發現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都是被別人控制的,而其中很可能包括過去的你和現在的你。經過多年的觀察,我總結了一個跟注意力有關的概念,叫作「人生三大坑」。
文:李笑來
你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究竟是什麼?
你可能從來都沒有把「注意力」這個概念當成自己的「財富」品類之一。
一提到財富,絕大多數人能直接想到的概念肯定是「金錢」,甚至不是「時間」,當然更不會是一個原本不在自己的作業系統裡的概念──注意力。如果在此之前你就是這樣的,那麼相信我,你並不孤獨。
注意力和時間的區別在於,時間不受你的控制,而注意力在理論上應該只受你的控制。當然,你會發現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都是被別人控制的,而其中很可能包括過去的你和現在的你──還是那句話:相信我,你並不孤獨。
你可能沒有從這個角度想過問題,所以才那樣無所謂。
舉一個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發生的例子。在互聯網剛剛出現的時候,人們即便「看到」了它的商業價值,也沒辦法「實現」它的商業價值。因為要真正實現大規模的商品交易,不僅要有互聯網基礎傳輸協定所傳輸的「資訊流」(你能看到賣家賣的是什麼),還要有「金流」(你得有辦法向賣家支付)和「物流」(賣家收到你的錢後得把貨送到你那裡)。資訊流、金流和物流就是「電商三要素」。
與很多人以為的不同:免費不是互聯網的「理想」,而是一個無奈的結果。在互聯網出現之初,由於金流和物流沒有完全跟上資訊流,所以只能免費。在那時,連遊戲這個不需要物流的東西,都因為金流解決得不好而只能暫時免費──只要金流有了一點點的改善,遊戲馬上就進入了大規模收費時代。
於是,在互聯網大規模普及的前二十年裡,並沒有大規模的電商被實現,也就是說,在那之前,互聯網上幾乎只有一種商業模式:收割用戶的注意力。透過提供各種新鮮有趣的內容,吸引使用者的關注,把流量搞上去之後,開始投放廣告──本質上不過是把大量用戶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再收割,然後打包賣給廣告主。
人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注意力竟然被這樣出售了──這件事真的很諷刺。一般認為早期的互聯網用戶是相對「素質更好」的群體,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們更像「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的那種人。不過,一些人也用不著太得意,因為他們雖然不常上網,但整天都在看電視──背後還是一樣的商業模式──隨便看,全部免費!於是,很多人就把注意力挪到電視上去了。這些人的注意力也被集中、大量、廉價地收割(更可能乾脆是免費收割吧),然後被打包出售。
所以,不要認為注意力是不值錢的。這世界的商業模式之一起碼在清楚地告訴你:雖然單個人的注意力可能很不值錢,但若能大量收割那些完全不值錢的注意力,就有可能賣出一個不錯的價錢!
那些被互聯網和電視收割的注意力,就是由很多個體主動放棄的注意力構成的。如果連這樣的注意力都能賣出好價錢,那麼主動有效調動且最終能有所產出的注意力該多麼值錢?起碼應該「更值錢」才對吧。
經過多年的觀察,我總結了一個概念,叫作「人生三大坑」。
你一定經歷過一些「坑」。有些坑很深,一旦掉進去就可能爬不出來;有些坑很淺,掉進去再爬出來可能反倒是件好事(可以借此增長經驗)。但還有些坑很可怕──它們是隱形的,沒準兒已經掉進去了卻全然無知。
我就知道這世上有三個這樣的大坑,坑內人頭攢動,99.99%的人身在其中而不自知,因為放眼望去──「大家不都這樣嗎?」
  • 第一個大坑叫作「莫名其妙地湊熱鬧」
湊熱鬧,你一定見過。很多人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一大群人圍在一起,就會不由自主地走過去,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可關鍵在於,那一定是跟自己沒有關係的事情,為什麼要去湊這個熱鬧呢?尤其是那些在大街上造成圍觀的,通常不會是好事。道理明擺著:能讓人們在大街上圍著看的是什麼事情?大都是不好的事情!可是,不好的事情有什麼可看的?看來看去無非就是那麼幾齣:有人吵架了,有人打架了,有人受傷了⋯⋯用腳趾頭想想就能知道,見義勇為這種事,大都不是一大群人圍在一起做出來的。而且,絕大部分人都不是醫療、消防、救援等專業人員,即便在大街上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也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時最好的選擇是撥打求助電話,等待專業人員來處理,而不是湊熱鬧。
現在,人們上街的欲望比以前低多了,因為人們現在上的不再是大街,而是網路。網路上可看的熱鬧更多,甚至可以給自己泡杯茶,擺好姿勢再圍觀。呀,萬科出事兒了!呀,吳亦凡出事了!呀,趙薇出事了!⋯⋯這種人現在在網路上被稱為「吃瓜群眾」。比起在路邊圍觀的人,網路上的吃瓜群眾們還會將湊熱鬧變成一齣鬧劇──一群人本來就莫名其妙地圍觀,結果看著看著,圍觀的人居然吵了起來,引來更多的人圍觀⋯⋯
據說「好奇心是創造力的源泉」。事實上,無論是誰,都有滿滿的好奇心,只可惜這好奇心都被浪費在莫名其妙的湊熱鬧上了。不過,這也很正常──有那麼多的人沒什麼正事可做,連書都不讀,閒得要命,他們有大量閒置的時間需要「殺」掉,有大量閒置的精力需要發洩,有大量閒置的好奇心需要滿足⋯⋯
  • 第二個大坑叫作「心急火燎地隨大流」
突然之間,某個「趨勢」就出現了(例如,前幾年的O2O,以及最近的AI和內容創業)。只要有什麼東西「火」了,瞬間就會有一大批人(事實上,總是絕大多數人)心急火燎地去隨大流。
可是他們忘了,在任何一個大趨勢出現的時候,一定有一批人早就準備好了(雖然不一定是特意準備的)。若內容創業真的是大趨勢、大潮流,那麼在此之前已經「寫了十幾年字」的那批人顯然是「雖然不是特意,卻必然準備最充分」的。在大趨勢出現後才開始心急火燎的人,怎麼可能是另外一批人的對手呢?
問題在於:他們為什麼會心急火燎呢?是因為大勢來得太突然了嗎?不是。正確的答案是:那趨勢,那機會,並不屬於那些心急火燎的人。那趨勢,那機會,明明屬於那些有意無意已經準備好了的人。很多人平日裡掛在嘴邊的「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在這個時候完全成了一句空話──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只因為平日裡從無積累。
說實話,這個坑裡的人比第一個坑裡的人「有正事兒」多了,起碼這些人是要求上進的。只可惜,他們平日裡空有一顆上進的心,卻從未有過積累的行動。於是,他們把兩個坑都占上了:平時總是湊熱鬧;看到別人得到機會的時候,花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隨大流。最終,只要入了「坑」,不管是不是正經事,都一事無成。
  • 第三個大坑叫作「為別人操碎了心」
什麼是「為別人操碎了心」呢?例子非常多,最近很多人對「萬眾創業」的所謂「獨立思考」就是一個。「萬眾創業」這個說法也許有一些禁不起推敲的地方,但別人創業,別人單幹,那是別人的事情啊!現在的社會環境和一二十年前真的很不一樣,個體生存比以前容易多了。這是事實。
但凡有點想法和能力的人,在這個時代確實應該去創業。雖然不一定是各路風險投資人眼中的那種「能改變世界」的創業,但最起碼,單幹可能更有前途。
從社會效率的角度出發,每個單幹的人從本質上看,都是在嘗試去掉中間環節,嘗試直接為社會做貢獻──就算有可能失敗,又有什麼不好的呢?而拉起團隊創業的人,是在嘗試為社會做出比個人更大的直接貢獻。就算有可能失敗,又有什麼不好的呢?
「失敗乃成功之母」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正確道理嗎?即便別人失敗了,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會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呢?你怎麼那麼篤定別人在失敗之後就會一蹶不振呢?有句話是「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那些打不倒你的只能讓你更強)──誰說失敗不是正常生活的必需構成部分?
兩個字:閒的。
一句話:自己是「泥菩薩」,連一條小河都過不去,卻「為別人操碎了心」,真不知道圖個啥。
若別人創業失敗了,你不會有損失;若別人創業成功了,你會害怕,是嗎?
想想看,你是不是還在坑裡?若你竟然爬出來了,那就回頭看看,還有多少人依然在坑裡「幸福地活著」?為什麼說這三個坑很可怕?因為這三個坑都會在消耗你寶貴注意力的同時讓你沒有任何產出。所以,你現在應該意識到「注意力很可能是最值錢的東西」了吧!
請認真研究一下注意力的另外一個「定義」。注意力是什麼?
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隨意調用且能有所產出的資源。
最終,你只能同意這個結論:「注意力」是在任何地方「挖掘」價值的最基本工具。所以,要選好「地方」。若把注意力放到學習上,你就會有進步;若把注意力放到思考上,你的思維品質就會得到提升;可若把注意力放到根本不可能產出價值的地方,你就慘了──你最寶貴的東西被消耗了,而你卻一點收穫都沒有。
你可能擁有三種財富(也可以暫時稱其為「資本」):
在起點上,雖然你可以自由支配你所擁有的金錢,但若沒有繼承(這是絕大多數人面臨的實際情況),你的金錢數量可能不會很多,也可能無法容易地賺到更多的錢。
你所擁有的時間和別人一樣,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不少,這和遺傳、繼承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時間絕對不受你的支配,而且不管你做什麼(或者做不做),它都自顧自地流逝。
而你的注意力卻不一樣,要多少就有多少,愛怎麼用就怎麼用,理論上可以不受他人控制。從總體上看,它也不受遺傳或繼承的影響。在必要的時候,少睡一會兒,或者多「堅持」一會兒,就可以「相對賺到」更多的注意力,並把它放到更有價值的地方了。
於是,越是在早期,下面這個公式就越「普適」:
  • 注意力>時間>金錢
這很可能是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建立的第一個系統、完善的價值觀。而你現在已經知道:你的注意力比你的時間更重要,你的時間比你的金錢更重要。這就是價值觀:知道什麼比什麼更重要,最終知道什麼最重要。隨之改變的是你的選擇,「人在改良過後的價值觀下不可能再作出改良之前的選擇」,這是真理。
在這個價值觀下,金錢其實是最「便宜」的東西。所以,用錢來省時間肯定是很值得的交易(用低價值資產換取高價值資產)。若能用錢來保證自己的注意力不被分散,那就是更划算的生意了。
在我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若可以用時間去減少注意力的消耗,那我一定不會去節省那個時間。例如,很多人因為工作忙而不去花時間陪家人,在我眼裡就是不明智的。我曾在一篇文章裡提到,我運用一系列手段,做到了「二十多年沒有跟老婆吵過架」。怎麼做到的?很簡單:我在她身上花時間!稍微想想就能明白,這個結果對我來說再重要不過了。
在過往的二十多年裡,我從來沒有因為跟老婆吵架而出現一整天甚至好多天心情不好的情況。要知道,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是無法集中注意力的,什麼事都幹不成,什麼事都做不好,「番茄時間管理法」(編按:意即把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分成小段,每段只專心做一件事)之類的東西再有道理也沒有「用武之地」。
經常聽到一些在女性朋友之間交換的所謂「經驗」:「判斷一個男人愛不愛你,就看他肯不肯給你花錢!」這就是另外一種價值觀──準確地講,這是一種在愚昧價值觀下的愚蠢判斷。錢對我這種人(或者說「我這個物種」)來說是價值最低的東西。如果只是要錢,那真的是太便宜了!要時間的才是「要命」的──要注意力的那得多有價值啊!即便在另外一個物種的世界裡,「肯不肯花錢」也是一個有缺陷的判斷標準,萬一那個人的時間很值錢呢?若你的時間價值很低,你的注意力屬於可以被免費收割的那種,那你能要的也確實只有少量且「廉價」的錢了。唉,尋找人生伴侶也是受概念與關聯、價值觀與方法論影響的!
大多數女性認為,男性不及時回覆簡訊,或者不馬上接電話,就是不愛自己、不在乎自己的表現。可對我這種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來說,我們分得很清楚:簡訊是非同步通信工具,電話是不得已才使用的即時通信工具,各有各的用場。而且對我來說,簡訊、電話這種隨時可能入侵、占有自己的注意力的東西,是必須格外有效防範的東西。於是,我早就發明了自己的方法:
手機永遠設置為靜音,關掉所有的推送通知(push notification)。在我專注做事的時候不接受任何打擾。等我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可以順手處理那些未讀簡訊和未接來電。
可是,我要怎麼讓我的老婆也理解這個貌似簡單明瞭的道理呢?真的不是講一遍就可以的。因為她是我人生中唯一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所以,我要講很多遍,要用很多的事實去證明,要把遇到的每一個實例展示給她⋯⋯這麼做對我自己有什麼好處,更進一步,對我們有什麼好處?當別人發簡訊、打電話找不到我的時候會生氣到什麼地步?從我的角度來看,那憤怒有多麼可笑,又為什麼格外可笑?即時通信工具在什麼情況下必須使用?非同步通信工具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更有效?既然都是通信工具,組合使用是不是更有效?如果是,應該用什麼樣的策略來組合?
不誇張地講,若把我和她探討這件事情的經過拿出來寫成一本書,都可以賣得不錯。這種例子很多,但本質只有一個:我用大量的時間與她進行有效的溝通,最終使我不被無謂地干擾,讓我的注意力有更多持續的機會和更多產出的能量。這就是我的方法:花時間換取注意力的持續。順帶說一句,許多家庭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就是相互之間的時間投資太少,就這麼簡單。
現在,你可以停下來,合上書,拿出紙和筆,思考一下:
  • 過去你有多少該花錢的地方卻沒有花錢?
  • 過去你有多少該花時間的地方卻沒有花時間?
  • 過去你的注意力在什麼地方被你主動放棄而被別人免費收割了?
  • 如果你能有更多的注意力,現在的你會把它放在什麼地方?
  • 你的身邊有多少人完全搞錯了價值的順序?不妨想像一下,他們的結局究竟會怎樣?
如果你寫不滿一張A4紙的正反面,就別再讀這本書了──你可能會被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嚇到。
相信我,你並不孤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李笑來
李笑來是「得到」App專欄作者,天使投資人,中國比特幣首富,原新東方名師。會計科班出身、業餘電腦程式設計達人;涉獵廣泛、觸類旁通:會計、銷售、英語名師、KnewOne 網路社群創始人、天使投資人、專欄名家⋯⋯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是李笑來老師在「得到」App的專欄文集精選,也是傳奇人生譜寫者李笑來老師對自己成長經歷與經驗的另類總結。說它另類在於:一則它並不是傳記式、說教性的內容;二則你無法從中找到一夜暴富的秘訣──相反,它要告訴你的是:成功並無捷徑,積累才是王道!
getImage
Photo Credit: 漫遊者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Use Case Description(描述使用案例)

列出不重複的隨機亂數

子類別建構子super觀念